120-126

p; 收了贺礼,有声又道:“娘娘身边空缺的宫女还未补齐,臣已经选了几位,不知娘娘何时方便,臣带着她们来承光宫拜见娘娘。”

  姜令音对这事儿却不大在意似的,“不必了,等宫正司那边审完了再定也不迟。”

  有声也知道昨日长空楼发生的事,她低了低头,明白了姜令音的意思,“是。”

  安静了一会儿,见有琚坐着不说话,姜令音也沉默着不语,有声顿时领悟了什么,连忙起身:“尚仪局还有事,臣就不打扰娘娘了。臣告退。”

  一直等有声彻底走出承光宫,有琚才出声:“不知娘娘有何吩咐?”

  姜令音目光淡淡地落在她身上,开门见山:“魏选侍被禁足琼芳殿,你有什么法子能与她接触?”

  *

  两日的时光转瞬即逝。

  顾静姝踏着暮色来到承光宫,将所得到的证据一一摆在姜令音面前。

  “请昭仪娘娘过目。”

  姜令音展开证词,最上方的宣纸上工整的用簪花小楷写了几句话,她抬眸,看向顾静姝,“这是顾婕妤的字迹。”

  顾静姝颔了颔首,“妾身整理了一下他们的证词,方便娘娘阅览。”

  “顾婕妤有心了。”姜令音随意夸了一句,便一张一张翻看了起来。

  顾静姝摩挲着手边的青釉莲纹茶盏,静静等待她的表态。

  纤苓的过往很干净,她的亲人在她进宫后不久就相继因病离世,她进宫时年岁已有十三,那会儿正值陛下登基,她便有幸进入了尚仪局,一直待到了晏平六年姜令音入宫,尚仪见她行事还算稳重,便将她调到了姜令音身边伺候。

  据尚仪局的人描述,纤苓是个非常勤勉之人,因着姜令音步步高升,不知有多少人羡慕她的好运道,没人敢相信她会叛主。

  而在尚仪局的那几年,也未曾有人察觉她与临华宫或者什么人走动得格外频繁。

  看下来,纤苓背后仿佛无人指使。

  但姜令音注意到了被圈出来的“问月台”三个字,她挑了挑眉,“问月台有什么特别之处么?”

  顾静姝没有隐瞒:“纤苓在尚仪局的前三年一直负责清扫问月台。”

  姜令音动作不停,又翻了一页,待看到最后,她方道:“顾婕妤既然觉得问月台有藏匿的线索,为何没去搜查?”

  她顿一顿:“清音阁翻修,原先便是有什么东西,如何也该被销毁了。”

  顾静姝莞尔一笑:“此事还要上报陛下才好行动。”对于后一个问题,她再笑:“昭仪娘娘莫要忘了,当初清音阁的事项都在妾身的看管之下。”

  所以,若那儿真的藏匿了什么,也一定还未来得及转移或是销毁。

  她之所以在纤苓身上下很大的功夫,便是郦太医的证词属实,且冬灵先前所述也得到了确凿的证据。

  “妾身请尚功对比了香囊的绣法,确实出自同一人之手。更重要的是,那绣香囊的料子,乃晏平五年屏洲刺史献进宫的。”

  “料子其实不算多珍贵,却是屏洲独创,它比常见的绫罗绸缎更朴素,但当时屏洲才经过了两年的洪涝,这料子,代表屏洲恢复了生气。所以大封后宫时,陛下给宫里的嫔妃都赏赐了几匹。自那之后,宫内便不曾有这样的料子。”

  而纤苓能得到这个料子,显然是颇受她主子的信任。

  “接着,妾身便查了各宫关于料子的用处,唯一有疑点的,是魏氏。”

  魏氏?

  姜令音沉吟:“魏选侍……本宫记得,魏选侍是晏平三年采选入宫。”

  而纤苓这时候已经不在负责问月台的清扫,她在尚仪局中,寻常时候如何能接触到魏选侍?

  顾静姝点头:“是,所以妾身以为,此事仍有疑点。”

  ……

  待了一刻钟后,顾静姝从承光宫离开,径直去了勤政殿,向扶喻禀明审问的结果。

  姜令音渐渐收拢了神情,她看了眼窗外的晚霞,慢条斯理地扶了扶发髻上的蝴蝶发簪,“明日过后,就是十一月了。”

  杪夏扶着她往院子走去,“是啊娘娘,您瞧,这桂花簌簌落了一地呢。”

  姜令音“唔”了声:“再下两场雨,便要过冬了,冬日的宫装尚服局那儿可都制好了?”

  “娘娘放心,昨儿各宫都派人去领了。”杪夏笑笑,意有所指,“娘娘宽厚,也没薄待魏选侍,知晓魏选侍被禁足,还特意让人将两套冬衣送去了琼芳殿。”

  姜令音微微一笑:“合该如此。”

  ……

  皇宫的天气说变就变,姜令音的话没落地一会儿,天上便下起了瓢泼大雨。半夜里又刮起了一阵一阵的风,呼啸呜咽的声音在巷子里回荡,还随着豆大的雨滴不断拍打着门窗。

  风雨声中,又时不时来上一阵轰鸣的闪电,直扰得人难以安眠。

  后半夜,风雨声才逐渐停歇。

  “娘娘——”

  被杪夏唤醒时,姜令音还有些恍惚。

  用冷水浸过了脸,她方清醒许多。

  耳畔边,杪夏来了一句:“琼芳殿那边夜里出事了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