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千门36天局> 第3章 顺势造势

第3章 顺势造势

是农民,只是日子没法过,才跟着造反,如今遣散,大都愿意回去。也有无家可归的,也有家乡不安宁的,闹饥荒的,愿意留下来当兵吃皇粮。清理一下,留下来的,也有两千多人。而对于那些毋端儿抢掠来的财物、妇女,李渊一并下令遣散。

  当月上中天的时候,李渊的部队已在龙门城外安营扎寨。夏侯端请李渊进城,到县衙去安歇,李渊说,把城里的房子留给老百姓吧!说着,便骑着马走出辕门,他要到山前山后,四处走走看看。夏侯端等人连忙跟了出来,李渊向他摆摆手,只带胡标一人,向山路走去。胡标下了马,牵着李渊的座骑、而前面引导。

  这一天的战事出乎意料的顺利,但李渊的心情却是沉重的。

  这一路上,田园荒芜,村落雕蔽,有的村庄只剩下残垣断壁,听不到人声,看不到炊烟。虽然皇上下过诏书,诏令百姓迁入城里居住,就地分给耕地,并要郡县、驿亭、村庄都修筑城垒,但人们还是逃亡,诏令成了一张废纸。

  这山道两边的山坡上,原来也是层层梯田,如今都长满了野草。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风送来了几声野狗的叫声,十分凄凉。走到一个岔路口,正想往回走,却闻到一阵恶臭,定眼一看,山脚处有一个草棚,恶臭正是从那草棚传来。胡标跳过几步,挑开草棚,里面是一具死尸,细看,那尸体边上还放着一只破碗。李渊看罢,不禁摇头叹息。在回来的路上,李渊说:

  “明日传我命令,让行军司马多带一些人,四处察看,凡尸陈于野者,一律就近埋葬。让那些孤魂野鬼入土为安吧!\"

  ”是,老爷。“胡标一边说,一边就想,老爷的心真好,应该劝劝沓玉,让她放弃报仇的念头。不想一分心,脚下绊到了一根藤,一个趔趄,差一点摔到沟里。

  ”你应该骑马的。“李渊说。

  ”我是怕老爷的马,晚上不习惯走山路。“

  ”难为你一片忠心。胡标,你今年多大了?\"“二十一。”

  “等时局安定之后,给你成个家。”

  “谢老爷关怀。”胡标十分感动地说。此时此刻,他几乎要向老爷和盘托出沓玉的阴谋了。但他还是忍住了,一则怕老爷不信,二则也舍不得沓玉,他毕竟非常喜欢她。

  李渊又带着胡标到各营房看看,然后才回到帐内歇息。

  第二天,李世民的大队人马及李府家眷一并到了龙门。李渊依然命他们在城外扎营。

  第三天,逃到山里的老百姓纷纷回到城内。龙门城内有了人,这才像个城的样子。又过了几天,周围百里的百姓听说李渊军大破毋端儿,兵驻城外,秋毫无犯,便都向龙门涌来,小小龙门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李渊在龙门站稳脚跟,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由副帅夏侯端率领,向北扫荡敬盘陀;一路由李世民率领,向东痛击绛州的柴保昌。不日,两路皆告大捷,计收降贼数万人。李渊因此声震河东。李渊在河东稳定局面之后,便在河东郡安了家。河东城就在黄河边上,整座城池都可以听到黄河滔滔的水声。李渊慰抚大使的府第,就安在城西的一所三开间的大房子里,这房子一共三进,后面还有一座不大不小的花园,听说,这里原来是前朝蒲阪知县的府第,后来连住了几任官员,仕途上都不大如意,也就慢慢地荒废了,院子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荆棘,常有狐狸出没。李渊却看中了这里的清静,看中了后花园里那个缺了一个角的凉亭,站在那里,可以看黄河上空绚丽的晚霞和河上飘荡的小船。

  安定之后,河东郡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要来拜会,李渊也都一一回拜。在这拜会与回拜当中,人们自然都要颂扬李渊的功绩,有的甚至说他是济世的英雄,国家的栋梁。开头,李渊还有点得意,但一想,不好,这种舆论要是让它蔓延开来,传到皇上那里,不是又要引起皇上的猜忌吗?

  一个阴影又开始笼罩在李渊的头上。

  你不是糊里糊涂吗?你不是沉酒酒色吗?你不是终日病恹恹的吗?怎么一打起仗来就那么精神,别人一败再败,唯独你一连打了好几个胜仗?你一点也不糊涂,一点病也没有,所谓沉酒酒色也是装出来的。

  这正是危险所在。

  胜利与功绩并没有给李渊带来安全感,反而给他带来新的死亡威胁。

  李渊又是一夜没有睡好,似睡非睡,似梦非梦。夜半时分,他在朦胧中仿佛听到鸡叫,他睁开眼睛,定神倾听,却又什么也没有。他把睡在身边的沓玉推醒:

  “你听,那是什么声音?\"

  沓玉实际上也没睡熟,她也有很多心思,她最拿不准的是胡标的态度,不明不暗,不阴不阳,她必须找一个机会进一步与他沟通,把他紧紧地拴在自己的手中,否则,不但报仇不成,反会赔进自己的性命。她睁开睡眼惺忪的双眼,先撒一个娇,身子在老爷的怀里蠕动着,不说话,这是她克敌制胜的好办法。

  ”你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鸡叫。”她脱口而出。实际上这是她的失误,既然还在睡梦中,就不可能听到鸡叫,如果听到了鸡叫,就证明刚才的熟睡完全是假的。能假睡,就能伪装一切。机敏而老谋深算的老爷只要转个弯,就会对她失去一切信任,她就会从这里被一脚踢到下房,甚至踢出李府,她的一切复仇计划也就会付之流水。

  此时,李渊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她的身上,他在倾听着,想确定一下是不是鸡鸣。果然,从那窗外的夜空中,又传来了一阵鸡鸣,这一次是十分的清晰,甚至能听出那颤抖的尾声。

  “给你说了嘛,是鸡叫。”沓玉娇滴滴地说。此时,从街上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清清脆脆的两响,又是两响。

  才二更鸡就鸣了,反常,太反常了。李渊一边想着,一边把沓玉搂进怀里。

  第二天,李渊把夏侯端请到府里来。

  夏侯端是寿州人,是前梁尚书左仆射夏侯详的孙子,是隋朝的大理司直,与李渊的私交很好,李渊出任河东慰抚大使时,请他当副使。此人不但为人忠直,而且颇知玄象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