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千门36天局> 第7章 遗恨五丈原

第7章 遗恨五丈原

的这些小伎俩,只能瞒过夏侯威那批武夫,根本就瞒不过对他早知究里的诸葛亮。

  诸葛亮也是千方百计,一直都在破坏他的安军之策,什么戏金盔呀,送女衣呀,等等,实是妙计想绝。自己是一个回合,一个回合地破了他的诱战之计,现在绝不能被他装病这个小把戏轻易骗过。但他也怕孔明真的病重,而他还是坚守不出,丧失良机。朝中那些人,本就千方百计找他的过失,如果他真有失误,就会被揪住不放,小题大作。

  为稳妥计,他又派出十余名细作,令其潜入蜀营,务必探清实情,再作定夺。

  6

  孔明故意在程武面前,露出病情之后,知道此计只能瞒过一时,现在最要紧的事是,如何把这十万大军安全撤回汉中。

  为防魏军细作,他深居内帐养病,又在中军作祈禳之法,掩人耳目,也安蜀军上下之心。

  姜维引甲七四十四人,各执皂旗,身穿皂衣,环绕帐外,不许一人近前。

  远远看去,只见地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

  时见孔明披发仗剑,步罡踏斗,帐中拜祝,十分神秘,人们只知丞相祭灯求寿,不知病况如何。

  细作报于司马懿,司马懿更加疑惑,以为这是孔明故弄玄虚,引他上当。

  其实此时孔明病情日重,自知难以恢复,他在榻前正同杨仪、姜维商议退兵之策。

  他最担心的是蜀营一动,司马懿就会引军铺天盖地杀

  了过来。这样,蜀军只好回头应战,将被拖在渭南动弹不得。

  他也担忧征北将军魏延,可能会自视大将之才,不听退兵之令,擅自留在渭南与魏军决战。这将损兵折将,自取灭亡,因为魏延根本就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杨仪、姜维听了丞相所忧,却也无计可施。孔明只好交代说,如果大军撤退之后,魏军追来,不管他病有多重,就是死了,都要把他的遗体安坐在四轮车上,推到阵前。这样司马懿见到他,必定引军退去。

  为防魏延生乱,他令杨仪执掌中军,姜维引军断后,并手书密令,交于魏延的副将马岱,教他作好应变准备(后来,魏延果然反叛,为马岱所斩)。

  诸事安排定夺,孔明只觉精力充沛,浑身上下倍感轻松。

  杨仪、姜维见丞相双眼有光,脸色红润起来,以为丞相病体康复有望,宽慰不已。

  孔明却说这是回光返照,恐怕时日无多,要他们赶紧将他扶上四轮车,让他检阅六军之后,连夜拔营退兵。

  杨仪、姜维听了,悲泪欲滴。孔明不许声张,令扶上车,由罗保胜推向军阵之前。

  此时正是黄昏时刻,满目夕照十分辉煌,孔明身披灿烂的落日余辉,满面红光,捋须微笑,手摇羽扇,频频向蜀军上下致意。六军列阵,他们看见丞相出现,想必是病体好转,精神恢复,都为之欢呼雀跃。

  孔明绕场一周,就用了一个时辰。此时,日坠西山,送出了万丈余辉,映红了大半个蓝天。

  是夜,孔明病薨于五丈原军营之中,时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年仅五十四岁。

  司马懿闻报孔明检阅蜀军,更加相信自己所料不差,暗暗庆幸自己没有被其装病所骗。

  是夜,忽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细作随后来报,孔明死在营中。

  司马懿却不敢信,孔明刚刚检阅了蜀军,怎么会死了呢?

  过没多久,细作又来报告,蜀军尽拔其营,向斜谷徐徐退去。

  司马懿这才大惊,料孔明确实已死,急令六军倾巢而出,尾追蜀军杀去,决不让蜀军安全退回汉中。

  魏军固守多日,早就按耐不忍,一听到出击之令,个个如下山猛虎,飞速追击。

  司马懿亲率中军在前,他的二个儿子一左一右,夏侯四大将紧随其后。追到蜀营驻地,果然空无一物,蜀军才去不远。司马懿大喜,对众将杨鞭一指道:

  “大破蜀军,就在今夜。”

  话未落音,忽听。.. 声炮响,杀声大震,只见蜀军悉数回旗返鼓,如潮水般涌来。

  在下弦月的微辉中,隐约可见中军数十员上将,拥出一轮四轮车来。车上孔明纶巾羽扇,鹤氅皂绦,只见他微笑朝这边望来,好像在说:

  “司马懿,你终于出来了!"

  司马懿大惊,急叫:“吾中计了,快撤军回营!"

  说罢,急勒马回走,魏兵见大都督仓惶回奔,知是中了孔明之十,也都转身飞快逃命,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司马懿退回魏营,惊魂方定,却怪未见蜀军从后劫营,也未见蜀军追杀过来。

  次日天明,细作来报,蜀军已经悉数退去,只留姜维数千人马断后。孔明确实已死,昨夜所见之孔明,乃杨仪令人雕刻的木人。

  又过了二日,细作又报,蜀军退到斜谷,杨义才布告发丧,军中场起白旗,蜀军上下哭声震天动地。

  ”死诸葛,吓走了生仲达!“军师辛毗望着司马懿笑道。仲达,是司马懿的字。

  司马懿这才确信,诸葛亮临死,还让他中了一回空城计,只好自嘲道:

  ”吾能料生,岂能料死!"

  司马懿率人赴蜀营,只见布局错落有致,宜攻宜守,可进可退,不由惊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