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大明:我朱高煦,海外立国大汉> 第23章 收心,朱高煦的魄力与魅力

第23章 收心,朱高煦的魄力与魅力

  营地内,那些被迫跟随朱高煦一起去的人,此刻心中都有些惶恐,脸上都已经出现些许惊慌的神情。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当初自己怎么就没有直接一口应下呢,如今朱高煦亲自来了,显然这事有些大了。

  对于他们这些人而言,朱高煦实在太过尊贵了,朱高煦想要他们死,他们没有任何挣扎与反抗的机会,甚至还会牵连家中的人。

  这也是如今他们不安,甚至恐惧的原因,每个人心中都是提心吊胆的。

  而另一边的军士,则是昂首挺胸的站着,就这样看着朱高煦,他们都是忠于朱高煦的那一批人。

  朱高煦站在高台,看着下方,心中既有欣慰,又有沉重。

  欣慰的是,八千九百一十二人,有四千三百零七人主动愿意跟他一起走,这些人都是目前忠于他的人。

  沉重的是还有四千多人,是被迫的,不愿主动跟他走的。

  这些人,可都是跟着他一起靖难,一起北征过的,依旧有一半多的人不愿意。

  这都还只是出海了,要是他想要造反,会跟着他一起造反的人,会更少。

  看着这个场景,朱高煦心中不由得更加感叹原身没脑子,死忠这么点人,也好意思造朱棣的反,这可真是想不开想死了才会有的想法。

  调整好心绪,朱高煦站出一步。

  “我叫朱高煦,大明汉王,你们所有人都知道,也见过我。

  今日来,是向所有弟兄们说一件事,我已经向皇上请命,出海就藩,在海外做大明的屏障,为大明抵御海外之敌。

  此次前往海外,一去恐难再复返,包括你们的家室,也会一同前往,本王都将会优待。

  本欲让靳荣、韦达、韦兴三人统计弟兄们是否真的愿意跟随本王一同前往,但本王却是听闻,他们三人,竟然胁迫有的弟兄答应,本王很生气。

  此来便是告诉所有的弟兄们,你们若是有不愿去的,现在站出来,本王会将你们安排至其他地方,职位绝不会比现在低,全部同级调配。

  你们不需要有任何心理负担,今日本王当众说此事,便是本王给你们的承诺。

  而凡是留下来愿意同去者,到了海外,本王给每一户人分配足额田地,降低赋税,且会修建学堂,你们所有人,家中至少将有一子进入学堂学习,将来以便考取功名。

  所有人的军饷,也将从粮食、布帛、宝钞更换为银子,今后军饷,只发银子。

  每人至少五钱银,只要进入军中,每月便可得五钱银!

  现在本王让你们重新选择,若是随本王一同前往,便站在原地不动,若是要离去,便站出。

  时间为,一炷香!”

  朱高煦将部分待遇说来,这也是他在争取这些人都能够留下。

  其实作为原身一直带过的兵,绝对是有一定忠心的,只是这个忠心,需要外物来维持,这是肯定的。

  现在面临这么大的一个选择,他要是不拿出一些实际点的,不拿出与所有人息息相关的出来,恐怕离他而去的人会更多,绝不止一半。

  至于每月每人五钱银子,其实已经非常高了,按照现在的购买力,这五钱银,若是五口之家,省着点用,都可以用个多月。

  若是再将分配的田地算上,能够使用的时间更久,因为这无非就是拿来买粮食罢了。

  嘉靖时期每年每人的军饷是九两,确实比他现在多,但购买力,可就大不一样了,明末时期的军饷,直接攀升到了每人每年二三十两。

  如今大明的军队,其实不能说饷银,应该叫饷粮,因为发的是粮食,有时粮食还会用布匹、宝钞替代。

  现在朱高煦提出的直接发钱,可以说直接就是创新,有时候布匹与宝钞给下去,百姓拿来其实用处不大,转手拿去卖,而宝钞,这玩意也是难用出去,到手就会贬值。

  百姓真正需要的是粮食,但朱高煦现在是直接给银子,想要什么,自己用钱去买。

  这样做,他也是为了将来去了海外能够拉动内需,如今拿出去的钱,那时只要能够流动起来,过后总会回到他手里。

  下方所有人此刻都是瞪大眼睛,呼吸粗重的看向朱高煦,眼中满是不可思议,脸上满是震惊的神情。

  每月每人五钱银,这是最低标准,一旦职位上升,得到的更多,而且是直接发钱,直接发银子!

  所有人喉咙发干,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朱高煦真的舍得?

  然而看着香已经被点燃,所有人都开始相信了。

  此刻哪怕是那些被胁迫同意的人,都挪不动脚了,不仅是银子啊,出海了,家人会分配田地,赋税会减低,还会开设学堂,他们每个人家中,至少能够有一个儿子去学堂念书!

  每个月给五钱银子就已经非常诱惑人了,足够他们这些人去拼命了,朱高煦还给了其他待遇。

  如今别说跟着朱高煦出海了,哪怕是朱高煦现在要攻打京城,他们都干。

  至于走?离开?

  傻子才会离开!

  外面的人要是听见跟着朱高煦出海是这个待遇,无数的人会抢着去,哪里还会有不愿意的。

  所有人都目光火热的看向朱高煦,纷纷挺直身躯,无比激动的站着,就这样静静的等待着一炷香的时间过去。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