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明,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明,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br />   天津卫塘沽港,因为渤海冰封的关系,所以并不是一个国际港,更像是个沟通国内的港口,但即便是塘沽港,也有一座万国城,这座万国城虽然不大,但里面有些波斯、红毛番、倭人的商贾。

  从完全封闭,到完全开放,转变的速度之快,让徐渭心中阴云密布。

  矫枉者必过其正,这是政治的基本逻辑,徐渭非常明白。

  “以前这里就是个渔村,我从京师出来之后,行至这里,饿殍遍地,现在繁花似锦。”徐渭对着孙克毅说起了过往,这是他第二次到天津卫,上一次他刚被放出来,从这里去了辽东,他用四个字形容了当初的破败。

  饿殍遍地,就是饿死的人,走一段就能看到,这四个字是大乱之世的征兆,彼时的徐渭极为担忧,天下恐有大乱。

  京畿、北直隶因为两次入寇,人口锐减,耕地荒芜,入眼皆是暮气沉沉,现在一切都是欣欣向荣。

  “我第一次来天津卫是开着画舫来的,陛下来天津卫接俞帅回京,那次画舫被陛下给抓了个正着,我还惊虑了许久,生怕招惹到了天怒。”孙克毅也来过天津卫,天津卫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了孙克毅完全认不出这里来了。

  徐渭笑着说道:“那我考考你,你觉得这里的繁华,是因为什么?”

  “开海?学生愚钝。”孙克毅立刻回答道。

  “是亦不全是。”徐渭向着会同馆驿走去,对着孙克毅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种繁华,自然是因为开海,天津卫作为大明京师海上的门户,随着开海政令推进,天津卫越来越重要,而另一方面,也是徐渭认为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清丈还田的影响,大明的百姓是极为勤劳的,只要有块儿地,就可以活下来。

  或者说,张居正新政,是一切的基础。

  考成法、设时设限、草榜糊名、底册填名,让大明的行政力量从灰烬中涅槃重生,而清丈还田,是补充国之根本之法,振武强兵给武将事权,是给大明这艘大船增添压舱石,而整饬学政,是清朗风气,是教化之功。

  生产是人改变自然,主语是人,如果没有人,再多的生产资料,再多的生产工具,也没法生产。

  行政力量的恢复,人口的恢复,才是皇帝意志能够得到贯彻的原因。

  “谨受教。”孙克毅听明白了徐渭的道理,陛下和先生的新政殊途同归,又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这便是文人常说的君圣臣贤。

  徐渭和孙克毅从天津卫入通州,自朝阳门入京师,在会同馆驿下榻,会同馆驿,人员流动极大,消息也最为便利。

  徐渭和孙克毅洗漱了一番,还没休息,就收到了请柬,显然有很多人想跟长崎总督府的总督沟通一二,徐渭一一拒绝,这不是徐渭这个外乡人,不给本地人面子,而是他要面圣,摸清楚风向后,再进行活动。

  大方向都不清楚,胡乱交际,很容易出问题。

  徐渭带着孙克毅来到了前门楼子,前门楼子听评书,可不仅仅是沙阿买买提一个人的爱好。

  徐渭和孙克毅要听的还是《三打徐阶》,徐渭是胡宗宪的幕僚和徐阶有仇,孙克毅的哥哥因为徐阶被打断了腿,也跟徐阶有仇。

  这万士和编纂的评书、戏文,在大明流传甚广,已经有了二创的话本出现。

  长崎是个文化荒漠,回京了,自然要享受一二。

  “听说了没?王公子在四川搞了个大动静!华阳学府杀的那叫一个惨烈,血流成河,人头滚滚,在京师,有他爹管教,他那骨子里的纨绔劲儿只能收敛,这次到了四川直接动手,可谓是心狠手辣,果决无比。”一个食客,在评书开始前,和同桌交流着。

  “嘿,要不说是当代严嵩严世藩呢,不,这王谦比严世藩狠多了,陛下让他到四川办戥头案,他可倒好,就因为和那杨宁仁争风吃醋,抢夺那美人罗香仙,就直接动手了,啧啧,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争风吃醋,抢美人罗香仙,王谦在这里,怕是直接掀桌子了,骂谁呢!他王谦好歹是京师第二纨绔,那罗香仙,他还看不上呢,他王谦最喜欢良家!

  但人们总是如此,觉得这个理由更加合适,符合王谦王公子在外的形象。

  “那杨宁仁活该,他们老杨家在四川搞戥头大案,张居正的弟子都中招了,不这么搞,王谦不学无术,能有什么办法呢?”

  “不过听说王公子去了都江堰,上了道奏疏说,外之豪强兼并,赋役不均,花分、诡寄,恃顽不纳田粮,偏累小民,都江堰灌溉三百万亩,至今只剩一百零三万亩,闹得沸沸扬扬,说要修一条济民渠,累费四十三万银,他王公子付钱。”

  “我也听说了这个事儿,前段时间全晋杂报,还专门刊文,说王公子的话就是晋党的话,这笔钱,他们晋党出了,不就是四十三万银吗?只要陛下高兴,一百四十三万也肯出。”

  徐渭颇为好奇的说道:“这一条济民渠扩灌之事,从哪里可以看到详情?”

  “那边桌上有杂报,每一期都有,可以自己去取来看,但是要带走,要花钱买。”食客有眼力价儿,这徐渭和孙克毅虽然不是穿金戴玉,可是气度不凡,食客尽心为徐渭解惑。

  孙克毅立刻起身去拿杂报,长崎消息闭塞,种类繁多的杂报,不是每期都有,而且严重滞后、缺失。

  “拿去喝茶。”一声充满了异域风情的汉话在孙克毅耳边响起,一个银袋子带着颇为优雅的弧线,落到了孙克毅的手里。

  (⊙o⊙)?!

  沙阿买买提要取杂报,打发评书开始前的无聊时间,插了个队,自然要客气一些。

 &e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