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触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黄金耳> 第81章 土夫子?

第81章 土夫子?

  “今天我很荣幸的宣布,过云楼的孤本锦绣万花谷十六册由吴天缘同志正式捐赠给我们南京图书馆!从此锦绣万花谷全五十六册全部收集成功!”

  一个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在中正会议室举行,十几家媒体报道着,崔馆长和吴天缘正式完成交接仪式,明天就一起送古籍回家。

  “过云楼还有很多藏书流失,请你以后多多捡漏,早日让他们全部回家!”

  两个人握手,闪光灯在见证历史的一刻,吴天缘这次真是成为各大报纸的头条人物,风光无限。

  “小友明天咱们一起回南京,我带你去库房,随便看!”

  崔馆长很是高兴,锦绣万花谷能在他手里收齐,也是后世扬名的好事。这次多亏小吴,钱也不要,只要进库房看一遍,选一幅清代画完事。

  “这是我们现存的所有清代字画名单,这次多亏你,我做主,随便选。”

  吴天缘接过名单,一百多幅名家大作,这也是博物馆能做到的极限,要不是万花谷太珍贵,连这个福利都没有。

  “咦?这个……”

  “哦,你说王时敏的西湖十景册页?”崔馆长笑道:“你小子挺狠心,清四王的真迹,西湖十景册页。一手卷,二册页,三中堂,四屏风,五楹联,六扇面!你直接就想选册页?”

  “嘿嘿,主要是我喜欢成系列的藏品,您看?”

  崔馆长对吴天缘评价又高了一分,册页是难得一见的藏品,代表作者的风格和实力,点点头道:“没问题,这事交给我,你要确定就这件!”

  西湖十景是历代画家的最爱,最早从宋代就开始画,一直到民国。乾隆的时候达到巅峰,四王中的王时敏和王原祁都画过,收录在石渠宝笈。

  第二天吴天缘和南京一行人回到图书馆,在崔馆长的陪同下第一次进博物馆的库房,很快的把所有明代书画过了一遍。老崔很奇怪,吴天缘只是蜻蜓点水的上手扫了一遍,就完事,也没有仔细研究?

  这事就算了结,十六册古籍换到清四王的山水册页已经是赚大了,何况还出了名,吸收不少明代能量。吴天缘心满意足的回到家,整理好清代名家书法,休息两天准备再次去日本继续寻宝。

  “一大早起来逛地摊心情就是好!”

  吴天缘已经养成早期的习惯,特别是早上逛古玩城的地摊,现在能听见的东西多,总能捡点小漏。

  “这几个康熙通宝不错,能卖几千块。”吴天缘小兴奋,地摊捡漏的快感和钱关系不大,主要是在人群中你能慧眼识珠,这本身就很爽快。

  “我是清代玉,快来救救我!”

  今天地摊有几个新面孔,估计是刚从外地铲完地皮回来,按照经验来说,他们手里捡漏的几率高一些,果然吴天缘在一个年轻人摊上听见声音。

  “老板,这个小玉铲怎么说?”

  年轻人抬头看了看,独山玉,料子很一般,雕的是一个小铲子,很奇怪的东西。他记得五十收,直接报价三百。

  “二百我要了!”

  吴天缘随口还了个价,交钱走人,回到店里跟玉铲打听消息。

  “土夫子?”

  吴天缘大惊失色,没想到看似普通的小玉器竟然是盗墓集团的信物?

  “那当然,我主人就是清末鼎鼎大名的土夫子,焦四!古代发丘门派的高手,绝对是民间最高水平。”

  吴天缘点点头,他看过不少关于盗墓的资料,他知道焦四,是因为《清稗类钞》中的记载。

  《清稗类钞》由清末民初人徐珂编撰,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全书分92类,多条,从军国大事、典章制度,到盗贼流氓、民情风俗,无所不记,可以说是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总集。

  虽然《清稗类钞》不是正统史书,但徐珂的编撰态度比较严肃,许多资料完全可补正史之不足,对于研究清代社会历史很有参考价值。可以说《清稗类钞》所录焦四这个盗墓贼,绝非徐珂虚撰,而是确有其人。

  中国古代盗墓贼,从地区上分,有南北两派,以长江为界。北派中又分出洛阳帮、关中帮等很多派别,每帮各有“活动范围”,外帮很难进来。一般情况下,各帮互不侵扰,各做各的。

  北派以“巧力”见长,如盗洞打在何处?掘成何形都有讲究,十分诡异。方口形的盗洞就是北派所创,因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黄土地上多见,圈内俗称“关中式盗洞”。北派盗墓贼在工具的使用上特别讲究,如洛阳铲就是北派盗墓贼发明的,既是他们盗墓利用,也是他们盗墓绝技。

  南派则以“巧技”见长,手段超强,通过自己或是祖传的经验,结合所掌握的堪舆理论来探穴盗宝,他们对中国古代的风水知识有独到研究。

  北派发明洛阳铲,南派则善于使用“望”、“闻”、“问”、“切”四法,此法便是南派中的“长沙帮”盗墓贼所总结,是他们惯用手段,当然也是绝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焦四属于清代盗墓南派中的“广东帮”,他能将古代“白事”中使用的风水术、望气法等手段,运用得淋漓尽致,是位神奇的摸金高手,现代的盗墓者当望尘莫及,甘拜下风。

  “厉害吧?我的主人他掌眼的本事了得,“观风”、“望气”、“听声”、“看土”样样在行。他不只有一双“入地眼”,还有一双“听风耳”。通过“三听一看”,就能知道地下是否有墓,墓中是否有金银玉石这些随葬宝物,多还是少。”

  吴天缘传奇般听着玉铲讲述焦四的经历,心里很是敬佩,早年也听过前辈说,真正的高手根本不用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